【最美身边人】陈婷婷教授:坚持教学创新源于对教育的热爱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3-13] 文:供稿/牛雅杰
教育是爱的传递,也是教师思想与信念的延续。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督导组组长陈婷婷老师爱教爱生,坚持通过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她惦念着那份来自她老师的“爱”,她说:“我想将这份‘爱’给我的学生也一直这么传递下去,他们未来都将从事教育工作,我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将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督导组组长陈婷婷教授
教学创新成就高效课堂
2022年度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会上,专家评议通过,陈婷婷老师顺利获评教授职称。
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教学副院长朱芳慧老师这么评价陈老师,“我特别佩服陈老师,她身上有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她在教学方面有很多创新性的举措,比如说她将BOPPPS、PBL、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有最早的对分课堂全部都融入到了课堂创新、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正是由于陈老师的这股韧劲儿,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更多的优异成绩。”
.陈婷婷老师将新的教学模式带入课堂
自2003年入职思源,陈老师深耕一线教学,转眼已过去20年。站稳三尺讲台,成就高效课堂,需要一份对教学敬畏却不畏难的决心。
课堂是教师的阵地,绝不能沉闷,教学改革、教学创新不能停。陈老师常说,“外部的环境在变,学情在变,为了学生听课效果好,老师不能怕困难、怕累,要结合更多的时代特征和先进教育技术去备课,让课堂也跟着变起来。”
多渠道获取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思考如何融入自己的教学中,拟定方案与人探讨,已是陈老师教学之余的常态。陈老师回忆起自己刚学习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学校正好请到了“对分”创始人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来做讲座,激动之余她主动与张教授交流了应用该教学模式的心得感悟,并如愿得到了张教授面对面的指导。
她坚定的认为学校的创新氛围对她的影响很大,学校围绕举办的一系列培训交流活动,是对一线教学改革的助力,更是对爱教爱生的老师的全面支持。从学院到教研室,从老教授到新教师,大家都积极做教学创新,组建团队,你追我赶,相互带动,追求高质量教学的氛围极其浓厚。
陈老师寻找各种机会,每学期都积极参加与课堂教学创新有关的培训、讲座和教学比赛。陈老师感慨道:“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老师交流沟通,才能取长补短、博采众长。”
陈婷婷老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比赛
学生是教学创新的最大受益人者
19级小学教育3班马志成同学说:“陈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教学是以‘真心’换‘真心’,多样的教育教学形式可以直观体现你的‘真心’。只要能带动课堂氛围,包括话剧表演、配音模拟等都可以融入教学设计。”陈老师会在《教师教学技能与艺术》课上组织学生们情景模拟教学比赛,从场地、流程和评比规则等尽可能的还原真实,让一些学生当评委点评,一些学生当参赛者展示学习成果。用这种方式做教学,同学们既有角色扮演,又可以检验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教学效果超出预期。陈老师得意地说:“我现在对毕业后去学校教书是非常有信心的,他们掌握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对教育、对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陈婷婷老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问题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学须遵循教育规律,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向学,一步步成为新课堂的主宰,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和过去传统的教学思路有很大改变,但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目前已经在清涧县一小任教的刘波回忆说,陈老师不光在教学中上应用创新思路和方法,也会给他们讲如何开展教学创新,教他们如何转变观念,如何以每堂课、每个知识点为基点做改革。
陈老师说,教师要适应和转变,学生也同样面临这些观念问题。她的有些课将近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也会安排他们分小组实践或展示成果。“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新教学方法,源于学习科学理论,源于对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的关联研究,源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前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听却不吸收,不利于检验掌握程度。”陈老师如是说。
通过对学生实践实习情况、期末大作业完成度和就业岗位反馈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考量,陈老师认为课堂改革后,同学们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未来从事的与教育有关的工作时,也更能接受和推崇一些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更快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
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感染、传递给学生,教师对提升教学效果的执著,同样会感染、传递给学生。陈老师始终不渝坚持教学创新,既是因为她有身为教师的高度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她希望未来有更多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和她一样拥有一份对优质育人的热忱。
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
繁重的教学工作结束后,陈老师认真的思考着如何将教学创新的实践效果做进一步推广。她带领青年教师组建团队,申报教研、科研项目,凝练自己多年的教学改革经验,陆续主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30余项。
陈婷婷老师为教育学院新教师做技能培训
因其对高效教学的不断追求,陈老师被教育学院聘请为导师,每学期为新教师做教学技能培训与评价;此外陈老师还被聘为教育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持续为学校发展培育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
新冠疫情开始后,她潜心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开展线上教学时摸索出新思路,把小组合作探究、案例教学、慕课、学习通等多种教学模式、教育技术相结合,带领自己课题组的教师们反复尝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多次得到学校各级领导、教师的认可。她主讲的《教师教学技能与艺术课程》课程被评为“西安思源学院在线精品课程”和“西安思源学院线上线线下混合式本科一流课程”。该课程在学堂在线网络平台上线以来,先后有40000余人、20多所学校选修该课程,连续两次被平台评为优质课程。
学堂在线平台《教师教学技能与艺术》课程首页
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陈老师始终不渝的追求,只要选定目标就绝不放弃是她执着、有韧劲的体现。“当老师20年来,我从不敢有半分懈怠,教书育人既是责任,更是因为爱。”陈老师坦言道。
陈老师那份对教育深刻而绵长的热爱,无时无刻不感染着与她同行之人,也深深触动着一批又一批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学创新之路,漫长而多坎坷,但她眼中的光芒以及对教学创新的冲劲与激情,抵消了忐忑,鼓舞着思源无数师生在追求高质量的教学之路上,恒常如新、坚定前行。(供稿/牛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