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思源邮箱 | 英文版

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带队到再生水实验室调研 指导学科专业建设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9-30] 文:城市建设学院 图:封又歌 

       2025年9月30日上午,由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带队,校长助理兼科研处处长董航远,教务一处处长胡贵生,房屋道路处处长周鸣,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宋中华等来到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实验室实地调研。周延波校长详细了解再生水实验室运行情况,并指导城市建设学院学科专业建设。

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前排左)带队到学校再生水实验室调研并指导学科专业建设

       在调研过程中,周延波校长一行首先参观了再生水实验室展厅。城市建设学院院长张炜与再生水实验室主任付波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科研方向、成果应用及劳动教育实践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实验室团队围绕再生水综合利用、数智化管理和建筑材料适配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各界领导的高度关注。

校长周延波(前排左)参观再生水实验室展厅,了解实验室运行情况

       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实验室前身为2001年建成投运的再生水厂,初建背景是为缓解建校初期白鹿原地区水资源紧缺、校园生活与绿化用水困难的局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积淀,实验室于2022年完成升级改造,同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2023年至今已完成两项陕西省水利厅科技计划项目,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4年获得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高校再生水综合利用创新工作室”省级殊荣,并正式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025年荣获西安市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优秀案例。实验室建设总投资超过三千万元,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已成为学校开展再生水综合利用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科研平台。

       依托再生水实验室,城市建设学院“高校再生水综合利用创新工作室”成功获评省级职工(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秉持“创新引领发展,匠心铸就未来”的理念,汇聚多学科优秀教师与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团队突破了污水预处理、膜污染控制等关键难题,研发出“P+C2.0清洗工艺”与膜寿命预测方法,使MBR膜日常维护周期延长42%,膜通量显著提升。同时,工作室师生携手完成2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荣获40余项国家级奖励、380余项省市级奖项,多项技术成果成功转化落地,年均创造经济效益达187万元,为学校树立了科研与育人的良好典范。

       在调研过程中,周延波校长详细了解了实验室承担的陕西省平利县再生水建设方案咨询等项目的进展情况,并特别强调人工智能与再生水科研的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作为陕西省大中小学再生水生产与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验室长期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开放。周延波校长详细了解劳动教育实践区的运行情况后指出,劳动教育要增强趣味性与针对性,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田间实践和科普课程中“学在现场、知行合一”,真正把环保理念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节水意识和绿色发展观念。

       周延波校长回顾了学校早期建设再生水厂的初心。他指出,当年正是因为师生生活和校园绿化严重缺水,才下决心建设再生水厂,而如今实验室已发展为省级重点科研平台,这不仅承载了“思源”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也彰显了学校持续创新、拥抱新技术的勇气与担当。他勉励实验室团队要继续面向国家节水战略和行业前沿,不断拓展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

校长周延波(中)与城市建设学院院长张炜(右)座谈并指导学科专业建设

       在座谈环节,周延波校长详细了解城市建设学院的专业建设与招生情况。他结合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城市建设学院要把握装修改造、设备更新、住宅改善、环境设计等新兴领域的机遇,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发展路径。同时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中融入成本核算、创业教育等模块,鼓励学生积极创业,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同时,要发挥再生水实验室在学科交叉中的优势,推动新专业建设与传统专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周延波校长此次带队调研再生水实验建设并指导学科专业建设,为再生水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城市建设学院的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和教育理念创新指出了新的思路。城市建设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研攻关,加强成果转化,拓展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功能,为推动学校“强本升硕”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