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思源学院组织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研习活动,打造沉浸式思政育人新课堂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9-22] 文:学生处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的通知》,西安思源学院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于2025年9月20日,组织354名师生搭乘“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红色研学专列,前往延安开展为期两天的思政实践活动。
专列启程车厢变身“行走的思政课堂”
师生出发前在西安火车站前合影
师生搭乘“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红色研学专列
研学团队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列车上行走的思政课
研学团队在列车上进行经典红歌合唱
9月20日清晨,研学团队乘坐Y506次专列从西安站出发。途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关晓通过历史影像和口述资料,为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再现抗战时期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壮丽历程。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淡冰引领学生合唱《歌唱祖国》《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经典红歌,在激昂的歌声中激发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圣地研学多元形式深化精神传承
“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西安思源学院研习活动在延安举行
学生处处长苏晓峰讲话
研学团队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研学团队参观凤凰山革命旧址
研学团队参观宝塔山
研学团队参观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研学团队先后走访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凤凰山、宝塔山、枣园等革命旧址,通过沉浸观学、互动讲学和情景践学,深入感悟延安精神。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宏大历史叙事与珍贵文物让学员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王家坪军委礼堂简陋的桌椅,仿佛仍回荡着重大决策的历史强音;凤凰山革命旧址的窑洞和文献,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艰苦与智慧;宝塔山下,学员们仰望古塔,心生敬意。大家认真聆听延安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惠小峰教授题为《传承延安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报告,她详细解读弘扬延安精神的内容,系统梳理其丰富内涵,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鼓励同学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同学们还集体观看了红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深切感受革命先辈为保护“希望火种”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人间大爱,许多同学在剧终时热泪盈眶,深受震撼。在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通过现场教学,学员深刻体会到“为人民服务”如何从黄土高原上的宣言,融入党的血脉,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行动自觉。
知行合一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链条
学校高度重视红色育人工作,自2025年6月首次组织“延安精神”研习营,未来将分批组织2025级新生赴延安研学,通过“课前预习-途中教学-实地研学-成果展示”四阶段模式,实现红色基因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思政辅导员、校医院等教职工全程参与,为实践教学提供全过程、全员、全方位保障,增强实践的政治性与理论性,并通过“白鹿雅集”“白鹿大讲堂”等品牌活动,持续拓展红色文化育人成效。
教育学院2025级教育学(本)02班何冲谈研习感受
教育学院2025级教育学(本)02班何冲同学表示,“坐上前往延安的列车,开启了这场‘精神回溯之旅’,探访了枣园的窑洞,瞻仰了革命旧址,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一种伟大精神已悄然入心。在未来校园生活里,我会用延安精神指引自己每一个成长阶段,为自己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计算机类(本)02班杨泽涵谈研习感受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计算机类(本)02班杨泽涵表示,“在延安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革命实践,培育和铸造了延安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巍巍宝塔山,青春誓言铿锵。西安思源学院以此次研学为契机,不仅帮助2025级新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校准人生坐标,更探索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有效路径。学校将继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让延安精神滋养新时代青年成长,为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