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思源邮箱 | 英文版

【校企合作】西安思源学院邀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医疗行业交付与服务部部长马成龙开展《华为走进高校第一课:ICT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途径》主题分享会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9-19] 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图:刘书臣 

西安思源学院邀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医疗行业交付与服务部部长马成龙开展《华为走进高校第一课:ICT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途径》主题分享会

       为深化企业走进高校协同育人,推动校企人才共建,响应教育创新发展号召,2025年9月17日,西安思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AI产业学院联合主办,特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医疗行业交付与服务部部长马成龙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展示中心开展《华为走进高校第一课:ICT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途径》主题分享会。西安思源学院700余名学生参加。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医疗行业交付与服务部部长马成龙作分享

       在分享会上,马成龙部长结合行业数据解析ICT人才需求现状。他指出,随着5G、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华为通信网络、智能终端等核心板块人才需求持续扩大。当前全球ICT人才缺口已达6000万,“技术扎实、创新能力强、跨领域协作”成为核心选拔标准。

       马成龙部长以“从校园到职场:ICT 人才的成长之路”为主题,梳理出三阶段成长路径:入门期(1~3年)需夯实基础、积累经验;成长期(3~5年)要深耕专项技术;成熟期(5年以上)可向技术管理等高端方向发展。他介绍了华为内部培训与晋升机制,让学生不仅直观看到职场成长的清晰路径,更提前摸清企业人才培养逻辑,缓解对“职场迷茫”的担忧,知晓进入企业后有完善的成长支持体系,增强了投身ICT领域的职业信心。

现场学生认真聆听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行业认证备考、入行途径、技术学习重点、职场适应技巧等议题踊跃提问。这些具体问题的背后,隐含着“ICT行业职业发展如何规划”这一核心关切。对此,马部长答道:“ICT技术迭代极快,很多同学的焦虑本质是‘怕被淘汰’,这需要建立‘动态适应’的心态,先锚定适配赛道,再分阶段构建能力,最后以灵活心态应对变化。”整个过程中,马部长始终保持耐心,以“行业从业者+过来人”的双重视角,结合具体案例、数据及实操建议逐一回应提问,确保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学生提问互动(1)

       202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李同学在提问后,主动与身边同学分享收获,他在接受交流时表示:“之前总觉得ICT行业技术复杂,对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准备求职很迷茫。今天听马部长分享后,才明确自己在5G网络优化实操、云计算架构核心知识上的差距,比如课堂上学过的虚拟化技术,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企业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经验。对华为ICT技术的重点、认证资源也不了解。接下来我会重新调整学习计划,每周抽3~4个晚上跟着华为人才在线平台的线上课程补技术短板。”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学生提问互动(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学生提问互动(3)

       2023级网络工程专业的王同学感慨道:“我明年就要找实习了,之前一直纠结毕业后该往网络运维还是技术支持方向走,也不清楚企业对我们这个阶段的学生到底有什么能力要求,总怕自己学的和实际工作脱节。今天听马部长讲职场成长的三个阶段,还有华为对新人‘先夯实基础、再深耕专项’的培养思路,才知道原来刚入行不用追求‘全能’,先把基础架构部署这些实操能力练扎实,再慢慢找准自己的专项方向才是关键。接下来我打算把学习重心放在实操上,争取能加入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网络实训项目,跟着老师做真实的网络搭建案例,积累点能写进实习简历的经验,为以后职业起步打个好基础。”

合影留念

       本次华为走进高校ICT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路径专题分享会,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有效搭建起企业与高校人才对接的直接桥梁,清晰勾勒出ICT领域职业发展路径,帮助学生明确技术学习方向与认证备考目标,增强了投身ICT行业的信心与动力。(供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图/刘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