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思源学院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与西安地震局共话学术合作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8-06] 文:吴雪茹 图:封又歌
2025年8月5日,西安市地震局相关领导及技术专家莅临西安思源学院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开展交流考察活动。双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防震减灾”开展合作洽谈与规划部署,致力于搭建“政产学研”协同研究平台。其中校方与会人员有西安思源学院副校长黄忠国、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丁心安、开源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永强以及特聘教授陈玉龙、丛浩等。
考察伊始,西安市地震局相关领导及技术专家对实验中心进行了参观,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永强详细介绍了中心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算法模型优化、行业应用落地等方面的核心成果。地震局领导及技术专家对实验中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给予充分肯定。
随后,考察团一行人来到思源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围绕本次会议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西安市地震局局长任涛介绍了西安市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重点城市和中国地震防震减灾试点城市,肩负着以技术创新赋能灾害防控的重要使命。为此,地震局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地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希望以实验室为纽带,通过精准构建应用场景,找准合作切入点,与各方携手探索人工智能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创新路径,共同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为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奠定坚实的基础。
西安思源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丁心安,就西安思源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涵盖已开设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布局,以及智能视觉专业的申报推进等工作。
西安思源学院特聘教授陈玉龙围绕本次议题展开技术分享。他提出,为助力人工智能地震重点实验室高效建设,可通过及时升级地下检测设备、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平台等方式,为实验室的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提供更精准的感知支撑和更高效的模拟环境。
地震局科技检测处三级调研员廖洪月为了促成本次合作,提出可通过非涉密数据共享的方式,与实验中心合作开发数据处理模型,开展人工智能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构建典型示范应用场景。
西安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副主任宋亚楠围绕地震预警体系优化与人工智能地震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核心议题发表讲话,深入阐述了技术应用、资源整合等关键方向的思路与规划。
地震局二级巡视员邢晴汉建议,可依托黑河水库、精密制造产业等关键领域的具体项目,或是以韧性城乡工程为抓手,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构建与落地。
西安市地震局副局长张民提出建议:为研发适配地震监测场景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进一步提升地震信号识别与预警精度,需加快搭建地震灾害大数据分析平台。同时,建议相关研发人员深入地震局一线实践学习,全面掌握现场工作流程与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精准运用AI技术赋能防震减灾领域,让技术创新更贴合实战应用,切实提升防震减灾效能。
西安思源学院副校长黄忠国在总结讲话中提出合作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政企协同联动,推动合作成果落地转化;具体可由地震局根据防震减灾实际需求提出核心问题,实验中心依托大算力优势开展技术攻关,同时联合陈玉龙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通过多方携手共建、资源共享,共同探索跨领域、多渠道的合作路径,为韧性城市建设贡献合力。
此次交流活动为双方搭建了技术对接与资源共享的桥梁,标志着“AI+防震减灾”跨界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下一步,双方将细化合作方案,推动具体项目落地,助力防震减灾工作迈向智能化新阶段。未来,期待与地震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技术共享+场景共建”模式,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