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思源邮箱 | 英文版

基础教育学院“教以艺华·育以韵动”艺术教育成果展成功举办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6-29] 文:基础教育学院 图:刘书晨 

基础教育学院“教以艺华·育以韵动”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展音乐舞蹈展演现场

       2025年6月27日,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教以艺华·育以韵动”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展盛大启幕,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学校在艺术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学校在以美育人、课程创新等方面的不懈探索与创新实践。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副校长王富平、赵明宇、黄忠国等校领导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融合美术教学成果展与音乐舞蹈展演两大板块,涵盖了“艺教鎏光,笔绘双华”绘画教学成果展、“素笔溯古,绘影焕新”《素描》教学成果展、“西游记”美术理论教学成果展三场美术展览,以及精彩纷呈的舞台艺术表演。

周延波校长致词

       周延波校长在致词中首先对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展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向为此次展演付出辛勤劳动的基础教育学院全体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周延波校长指出,艺术教育是培养完整人格、激发创造潜能、涵养生命质地的“源头活水”。它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情感的升华、思维的拓展。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艺术教育,正是这根系中最芬芳、最能结出璀璨果实的一支。基础教育学院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的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艺术特长是学院倾力打造的专业特色与亮点。本次成果展,正是我们秉承“饮水思源,自强不息”校训,加强内涵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集中呈现。它映照着学生的成长,奔涌着师生的智慧。

       周延波校长对艺术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坚守育人初心,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美育、德育、心育融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高尚情操,赋予未来教育生涯温度与力量。二是立足基础,拥抱前沿。既要夯实未来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与教育理论,更要敏锐把握新时代美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持续更新教学。三是深化特色,打造品牌。依托西安深厚文化底蕴和思源自身优势,探索具有地方特色、思源印记的艺术教育模式,在课程、实践、服务中形成鲜明品牌。四是拓宽视野,深化交流。鼓励师生“走出去”参与高水平展演研讨,“请进来”汇聚优质资源,在交流互鉴中提升专业水准。五是服务社会,贡献价值。引导学生将所学所长融入基层美育、社区文化与地方发展,让艺术教育的价值在广阔社会实践中闪耀光芒。

       周延波校长指出,教育是温柔的雕塑,艺术教育则是其中最富灵性的刻刀与华彩。他殷切希望广大师生永葆对艺术的赤诚之心,保持探索创新的勇气,追求卓越的标准,潜心耕耘,不断超越,创作出更多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优秀成果。本次展演让每一个人都能深切感受艺术在育人成才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希望师生携手奋进,为培育更多优秀的基础教育艺术师资,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为建设美育强国贡献思源力量!预祝本次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展取得圆满成功!祝愿老师们、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挥洒才情,绽放夺目光彩!

周延波校长(前排右一)等校领导在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张永明(前排左一)的陪同下参观指导教学成果展

周延波校长(前排左一)、赵明宇副校长(前排右一)、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张永明(前排左二)参观教学成果展

教学成果展部分作品

       “艺教鎏光,笔绘双华”绘画教学成果展精选学校2021级、2022级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60幅优秀作品,融合油画与国画技法,生动展现专业素养与时代精神,不仅是美育和德育的深度对话,更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学理念的鲜活实践。周延波校长在观展过程中,对基础训练中的用光表现给予充分肯定。驻足于古村落写生作品前,他细致点评:“这幅画对明暗、冷暖的把握十分精妙,阳光洒在青瓦白墙上的层次感跃然纸上,既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又展现出对光影的敏锐感知。”同时,他关切询问写生地点选择、出行安排及课程结构设置情况,并指出,写生是艺术实践的重要环节,要精心规划路线,做好安全保障,让学生在感受人文风貌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在肯定传统文化与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创新做法后,周延波校长深情寄语学生:“希望同学们以画笔为窗,用心感悟时代脉搏;以色彩为墨,继续书写爱国情怀,用艺术作品传递文化力量!”

周延波校长(前排左一)、赵明宇副校长(后排左二)参观教学成果展

王富平副校长参观教学成果展

王富平副校长(前排中),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张永明(前排左一)、学管副院长李贵军(前排左三)参观教学成果展

教学成果展部分作品

       “素笔溯古,绘影焕新”《素描》教学成果展主要展现了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素描》课程学习的阶段性成果,呈现了《素描》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亮眼成效,展现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无限潜力与蓬勃朝气。展览现场的布局、陈列均由学生参照博物馆展览标准独立设计与施工。在创作上,学生们突破传统框架,大胆运用多元材料与肌理效果,让作品兼具细节之美与艺术张力。周延波校长对创新教学模式与学生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他特别提出,在后续教学中可加入粉笔画练习,让学生掌握在黑板上创作立体感画作的技能。“这不仅能帮助未来教师在课堂上收获学生的钦佩,更能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强烈的职业成就感。”周延波校长为素描课程教学指明新方向。

教学成果展部分作品

       “西游记”美术理论教学成果展主要围绕学校2022级艺术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论》与《艺术作品鉴赏》两门课程,构建“学、思、践、创”四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全方位展示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创新实践,吸引众多师生及业内人士驻足参观。其中,“践”展区成为一大亮点。该展区内2022级艺术教育专业6名学生将达·芬奇《蒙娜丽莎》等6幅西方经典艺术作品,精心制作成32分钟、共六回的艺术作品鉴赏视频。视频中,学生们不仅从构图、色彩等专业角度深入剖析作品,还巧妙结合历史文化,以年轻化、趣味性的表达打破艺术鉴赏的传统壁垒。这些视频未来还将在网络媒体平台推送,为基础教育领域提供优质的“欣赏·评述”教学资源。“此次展览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艺术教育创新探索的生动实践。”学校基础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王梦琪介绍,“两门课程打破学科边界,从知识溯源、教学思索,到作品解读、创意衍生,形成‘学 -思-践-创’的完整闭环,全景呈现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音乐舞蹈展演现场

       音乐舞蹈展演则将活动推向高潮。展演节目涵盖声乐、舞蹈、器乐、朗诵等多种形式。《我是一条小河》用优美的歌声展示了声乐课程教学中扎实的发声技巧;舞蹈《唐韵》通过“身韵教学”,重现汉唐舞蹈的典雅之美,传递传统文化内涵;《有我》采用多声部合唱演绎时代主题,从音准磨合到舞台表现,见证集体艺术教育的蜕变成果;艺术歌曲《江畔独步寻花》将声乐技巧与诗词巧妙结合,实现文学鉴赏与声乐技巧的跨学科融合;情景朗诵《薪火长明照山河》抑扬顿挫的语调与肢体语言结合,将语言训练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艺术表达;《你要跳舞吗》以全场互动式舞蹈压轴,以热情舞步为艺术教育成果盛宴画上圆满句号。

合影留念

       本次“教以艺华·育以韵动”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展,是基础教育学院以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构建“理论-实践-展演”三位一体艺术教育模式的集中展示。从美术展的创新教学模式到音乐舞蹈展演的舞台实践,全方位呈现了艺术教育在滋养心灵、传承文化、赋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了实践样本,彰显了西安思源学院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