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育人】信手“黏”来,巧手塑心——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心理团辅活动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4-15] 文:教育学院 图:教育学院
2025年4月14日,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升本)10班以“信手‘黏’来,巧手塑心”为主题,举办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心理疗愈的创意团辅活动。活动通过超轻粘土这一艺术媒介,结合非遗技艺、传统故事与节气文化,引导学生们在指尖创作中探寻文化根脉,在心灵对话中释放压力,为班级注入温暖与活力。
非遗传承:指尖上的文化密码
活动伊始,心理委员李觊红同学以“非遗技艺中的心理智慧”为切入点,向学生们展示了泥塑等传统工艺的视觉作品,并分享了匠人“慢工出细活”的专注精神如何滋养心灵。随后,学生们以超轻粘土为载体,开启了一场“非遗再创作”之旅。
学生以“皮影戏”为主题,用彩色粘土塑造出戏剧等经典角色。也有学生结合嫦娥奔月的故事,传递玉兔活灵活现的姿态。此外,学生还将《西游记》中重要的角色呈现出来,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表现的更加生动形象。活动现场,学生们时而低头专注塑形,时而轻声交流灵感,一块块粘土在手中逐渐化作承载文化记忆的艺术品。
节气物语:四季轮回中的心灵疗愈
为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活动特别设置了“节气粘土画”环节。学生们创作了“立春·新芽破土”“秋分·金穗满仓”等主题作品,用粘土复刻传统节气习俗。例如,在“冬至”主题创作中,学生们不仅捏制了饺子、汤圆等节令食物,还通过《岁时广记》中“冬至大如年”的记载,探讨节日背后的家庭团聚与情感联结。
心灵对话:从作品到自我的探索
活动尾声,辅导员刘笑在总结讲话中表示:“粘土的可塑性如同人的心灵,在塑形、塑造中,我们不仅传承了文化,更完成了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今天,大家用粘土‘黏’住了传统,‘塑’出了真心,这便是艺术疗愈的力量,我们要坚持开展此类活动,加强以文化人、以心育心育人效果。
此次心理团辅活动圆满举行,让同学们与传统文化对话,与自我和解。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巧手’的智慧,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文化篇章。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更多的创意团辅,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文化魅力,在心灵对话中增强心理韧性。(供稿/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