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思源邮箱 | 英文版

献礼廿五华诞:西安思源学院25周年光辉历程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6-29] 文:新闻宣传中心  

在“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之际

西安思源学院也将迎来第25个校庆日

春秋流转,寒暑易节

二十五载含英毓秀,二十五载桃李芬芳

西安思源学院

秉持着“饮水思源  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

坚持特色办学、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争做潮流先锋,竞担时代使命

 

今天

我们一同回顾

西安思源学院建校25周年光辉历程

共同追忆峥嵘岁月,牢记初心使命

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音劲歌

继往开来

以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为目标

谱写高质量崛起新篇章

……

      巍巍古都,浩浩灵原,桃李芬芳,文脉璀璨。西安思源学院,位于丝绸之路起点、历史文化灿烂的世界名城西安,坐落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风景名胜白鹿原。十三朝历史,沉淀出古都西安源远流长、辉煌绚烂的文化底蕴,千百年风雨,荡涤出三秦大地的浑厚博大、富饶繁华的风物人情。苍远神秀的白鹿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青春践行理想、以奋斗缔造史诗的豪情壮志;奔腾流淌的浐河灞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激昂向上、开拓向前、永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强劲动力。

      汲秦风唐韵建学办校,沐改革春风蓬勃发展。西安思源学院始终坚持以创新教育为引领,建设高水平应用大学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管理平台建设为主线,怀抱“启智事国、迎难建功”的美好愿景,铸就“扎实严谨、勤奋创新”的坚实作风,形成“饮水思源,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实现了从地方区域大学到现代化高等教育新型综合民办高校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大学的光明前景。

自强不息  饮水思源逐梦行

      争做潮流先锋,竞担时代使命。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周延波,怀揣着“教育报国、实干兴邦”的远大理想,响应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之号召,毅然创办思源学院。聚八方人才,举科教辉光,学校取得了快速发展,勇立于中国民办高校时代潮头。2002年,学校纳入国家统招计划,面向全国招生;2008年,学校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内首批拥有本科、专科、继续教育等办学资质,集工、文、经、管、教、法、艺、医等多专业学院为一体的综合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拥有在校生22000余人,包含十四个二级学院和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八十多个本、专科专业的现代化新型民办大学,并由省教育厅等八厅委共同批准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是陕西省第一所拥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备港澳台侨和海外留学生招收资质,以及首批获得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建设资格的民办高校。

      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坐拥南北毗邻校区。校园规划秉持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在主校区打造“中式花园学府”,取唐代三进院式设计。园区内主体建筑均采用中式风格,三大建筑地标分别以“点石成金”“时光流水”“开卷有益”为主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蕴含着思源人厚重坚韧的思想品格与包容开放的人文胸怀。南校区以综合体育场馆为主,建设规模与配套设施上均位居全国同类院校之首。

      建校以来,西安思源学院坚持规范办学、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单位”,荣获包括“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陕西省绿色大学”等100多项荣誉,在全国民办高校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

务实求真  桃李芬芳育英才

      循教育之道,铸至美之人。西安思源学院高度重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目标,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至诚求真、务实创新”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立足点。深研时代发展特点,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做精工科、做强文科、做特医科”为“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创新“工、文、医”三大学科协同发展,持续推动人才培养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深化改革。实现文、理、工、医、艺等多专业交叉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全力建设目标明确的现代高效综合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需求,以理工工程类学科为办学支撑点,以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为基本导向。2012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建立帮扶关系,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优质教育管理和高水平科研建设资源,共建成包括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在内的多个理工科专业。建校发展二十五年间,思源学院共培养出七万多名理工、化工、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制造类毕业生,为近千家实验室、科研机构以及近万家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和养育优秀人才。

      学校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应用类学科专业作为教育重点发展方向,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建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健康医疗、数字媒体、网络直播等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学科体系,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率先成立国内领先的工业4.0示范基地,建设了包括3D打印技术在内的180个具备高新技术含量的专业实验平台;创办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21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项,与腾讯、华为、阿里巴巴、西门子、陕西建工集团、西北建筑设计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等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结成对口合作关系,为培养产业急需、行业紧缺,术业专精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名师云集,俊逸云涌。1000多名专任教师,5部省级一流教材,6个省级教学团队,7门省级一流课程,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荣获国家级素质教育成果奖,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国际金课,是思源学院师资队伍二十五年如一 日寒耕暑耘、殷勤奉献、广育英才的强力证明。

      不务空名,实干创新。4项省级新工科新文科建设项目,4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一流专业,22项省级教改项目,26项教育部协同育人研究项目,思源学院在教改创新领域深耕沃土,引领前行。

钻坚研微  钩深索隐争一流

      组建精良科研团队,打造优质高校平台,攻坚优势核心项目,成就一流学术成果。学校确立“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发展战略,主动承担高校在国家社会、科技发展中的科研使命,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研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重点围绕“中国制造”“互联网+‘网络强国”“新能源”“新技术”等一系列关乎当前国家核心发展问题的相关应用领域展开科研攻关。

      学校组建了一支由校长周延波亲自带队,多名专家、教授参与共建的优质科研队伍,每年在理、工、文、医、艺等多个学科门类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近百篇,获得多项省级以上优秀等级课题。4个省部级研究基地,6个研究中心,76个理工类实验室,328学科创新、合作基地,为广大学子、研究人员徜徉学术海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其中,西安思源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设立的研究基地,完成中心秘书处指令性研究课题2项;“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作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完成省部级研究课题2项,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专业权威的资政服务。

      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发展前沿,在核心领域克难攻坚。学校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项目如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科技技术、生物基新材料等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学科集群,在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数控技术、增材制造等多个领域重点研发、专精攻关。立项数字化建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实现学校省级工科类平台零突破;建成“增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CAE仿真分析实验室”“数控技术分析实验中心”,助力学校在新时代科技变革、产业革命下新工科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

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左)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事业部总经理肖艳芬(右)共同为西安思源学院-ANSYS软件认证中心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基地揭牌

西安思源学院副校长赵惠霞(左)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高校BU副总经理谢军(右)与张炜院长(中)共同为数字建筑产业学院授牌

西安思源学院举办“光伏建筑应用研究所”签约暨揭牌仪式

中航国投建设集团(西安)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忠荣(左)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右)共同为现代通用航空产业学院揭牌

      学校大力强化“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推进“产业链—学科链—应用链”一体化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2021年,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数字建筑产业学院”,同年西安思源学院-ANSYS软件认证中心及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基地揭牌;2022年,与大唐灞桥热电厂合作设立了“光伏建筑应用研究所”和“建筑装饰应用研究所”;2023年,与中国通用航空公司成立了“通用航空学院”等,真正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落到实处,在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上收到实效。

天地立心  使命担当馈社会

      志存高远,服务社会。眼拓万泽,天地立心。

      西安思源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学术科研合作交流,先后选派多批次青年教师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聘任学成归国的海外英才来校任教,推动科研交流、学科建设、教育教学领域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2021年可再生能源、环境与经济国际会议在西安思源学院召开

陕西省第五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集聚丝路英才,智创高校节水未来”分论坛在西安思源学院举行

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实验室

      学校主动探索西北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循环使用技术,充分发挥再生水实验室、森林环境实验室的专业优势,通过再生水综合利用研究成果的有效示范,为西安市政、水利、环境工程转型升级、打造全省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助力。2022年,思源学院成功入选由水利部、教育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布的88个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

医学院师生全力支持地方疫情防控工作

西安思源学院与米脂县人民政府“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

      学校积极投身公共事务,全力支持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医学院师生驰援灞桥区政府,并展现出思源人爱党爱国、无私奉献、遵守纪律的品德素养和扎实高效的业务素质,受到灞桥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学校认真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由校领导牵头多次前往“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地开展调研,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摸索出一套以“扶志扶智”为总揽,以“八大帮扶”为路径的创新方法,在陕西省乡村振兴局组织的全省工作考核中被评为良好等次单位,在陕西教育系统“双百工程”工作评比中被评为先进单位,真正发挥出以实干诠释担当的表率作用。

追求卓越  特色发展放异彩

      怀抱“为中国青年提供更好更多教育服务”之愿景,以“做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应用型大学”为使命,扎实推动特色办学、多元发展、创新创优培育,构建出了西安思源学院卓越发展、多彩丰富的教育生态。

      学校始终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学生深造提升的需求。专门设立学生专升本和考研辅导中心,为学生升本、考研、留学提供高质量服务与指导。学校专升本上线率连续17年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茅,连续两年内持续保持普教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满分18人纪录,众多学子因此实现继续升学深造的梦想。

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前排左一)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奥什国立大学校长克孜别克夫·库代别尔迪(前排右一)共同签署教育合作协议

      学校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领先、富有区域特色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大学建立了以互认学分为基础的分段教学联合培养机制,与多所大学开展交换生、访学等出国留学项目和海外实习实训。踊跃开展国际人文交流,邀请众多的国际政要、驻华使节、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及开展访问交流。

      学校高度重视健康的体格、坚毅的体育精神在全面育人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校长班子亲自部署并大力发展体育教育。2019年正式成立体育学院,同年与西安体育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持续增色、逐步形成“新一流”学院专业建设梯队添砖加瓦。自2013年至今,思源学院体育学子持续在20多项省级及以上的体育赛事之中斩获30多项大奖,创全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之最强。

      学校深刻认识“创新引领”在学校特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校长班子前瞻布局、全力推进创新创优发展。在专业学科之外,构建“通识+专创+科创+思创”的创新创业训练,倡导“赛学训创”一体化模式,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优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赛事。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等近百种比赛中,思源学子累计获得省赛、国赛奖项2021项。努力提升学员创新能力培养。学校连续举办二十届“创新文化节”,开展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及应用赛事等多项活动,累计获批20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学校先后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首家“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创新中国杰出贡献单位,陕西省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先进单位。获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奖、中国创造学会学术论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学校的创新创优成果,得到了中国科协、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厅等多家单位的高度评价。

培根铸魂  薪火相传守正道

      思学并进、德智日新的思源人,继承了百年西安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优良传统,在青春偕行、奋进时代的搏击浪潮中,锻造出今日之思源学子“求真至善、自强报国、立心铸魂、励志成才”的精神品质。

      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十大育人工程”,使思政教育充分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培养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情感厚度时代新人,始终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

      完善心理工作机制,注重心理育人实效。设立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大思政课”建设格局,建立“青梨派”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网络平台,有组织展开团学工作,努力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年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精准育人机制,塑造新时代思源学子“砺心、励志、奉献”的行为准则。

      以多重方式开展学生品德教育。“三下乡活动”“爱国卫生运动”“缅怀先烈主题日活动”“爱心支教”“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学宪法.讲宪法”等诸多主题活动,是思源学院开展“行动”思政 教育,“生动立体”强化思源学子“爱党爱国、信仰坚定”有效举措。

      定期组织内容丰富的文化、美育活动。白鹿雅集、电子竞技大赛、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诸多丰富的课外文体活动,鼓励个性发展、营造活跃的文化氛围,拥抱自信开放的特色思源文化,形成了今日思源人践行“弘扬传统、守正创新”、坚守大学精神使命的文化品格。

团结奋进  东风浩荡启新帆

      二十五年春华秋实,二十五年同心致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进程,西安思源学院将以“打造新型高质量民办高校”为主线,以“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承担高校新使命,开创发展新局面,谱写高质量崛起新篇章!

      展世纪宏图蓬勃发奋,望百年名校叶茂根深。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音劲歌,西安思源学院将在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跻身全国优秀知名高校的道路上继续团结奋进、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