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安思源学院新闻网

官网首页 |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 思源邮箱 | 英文版

【学科建设大家谈】副校长巨永锋:学术科研和基地建设支撑学科建设创新发展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2-05-24] 文:巨永锋 图:梁磊(部分来源于官网) 

      【编者按】:学科是高校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发展方向和水平的主要标志,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西安思源学院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及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把我校建成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学校“十四五”发展蓝图。为此,新闻宣传中心在学校新闻网、官方微信平台同步推出“学科建设大家谈”栏目。本栏目从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申硕工作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视角出发,每期邀请一位领导专家,宏观展现学校远景蓝图和学科建设成果,畅谈对学校学科发展的思考。

副校长巨永锋

      本期邀请副校长巨永锋,以开展科研工作和学科基地建设为切入点,指出如何把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如何为学科建设提供保障支撑学科创新发展,如何进一步扩大科研规模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等具体建议,为下一步学校以科研任务带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积极思路。

副校长巨永锋在西安思源学院第四批“长安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聘任仪式上

      Q:科学研究可以有效破解学科建设及教师学术能力弱的难题,促进学科发展和科研队伍建设,为学校评估、申硕等提供强大支撑,为学校发展积累“后劲”。下一步,学校科研工作如何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促进人才培养和内涵发展?

      A: 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基本职能中,以及在学科的“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六个基本要素中,可以看出,科学研究是学校和学科的重要功能,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过程。科学研究也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做好科研工作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科研水平是学科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和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科研工作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聚焦“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以“凝方向、组团队、建平台、立项目、出成果”为科研工作目标,通过科学研究,抓住学科前沿,凝练学科方向,锻炼学科队伍,培养富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提高学科基地的建设水平,推动学科向前发展,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内涵发展。

      要把学校科研工作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有机联系

      学校在制定科研发展规划时,要围绕“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提出的“立本升硕,做优三科”建设目标,明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整合全校资源,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到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的课题上。要克服科研选题盲目分散,与学科建设脱节的现象,形成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

      (2)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

      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加快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这也是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所在。而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批科研能力较强的“创新型”教师。这就需要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创新。只有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才能把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真正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的科研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

    (3)重视科研成果与教学的联系

      通过科研活动,促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学校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科研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思路,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激发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西安思源学院首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陕西省教育厅评审

      Q:产学研结合是学科基地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学科基地的建设也是学科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平台。我校如何推进学科基地建设,支撑学科创新发展?

      A:学科基地(平台)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学科组织活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载体,因此,学科基地(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是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赖以运转的场所、设备、设施、手段等,更重要的是它是人才的聚集地,是信息汇聚与交流的中心,是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结合带,是实践科研创新思想的最佳基地。学科基地(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是打造高校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

      学科基地(平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基础性的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受益面宽,在学校整个学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非常重视学科基地(平台)的建设工作,在与西门子数字化集团公司共建“西门子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训练中心”、获批6个陕西省实验教学中心和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的基础上,2017年“西安思源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获批2020年度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学校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在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数字建筑产业学院的基础上,2021年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联创先进制造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西安建苑建筑饰业工程有限公司三家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申报“数字化建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并获批立项建设。

      在此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推进学科基地(平台)建设,为孕育优势学科,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学科竞争力,支撑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1)要加大对学科基地(平台)建设资源的投入。基地(平台)建设的资源主要指相关基础设施,包括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科研信息网站、工作空间及所需的经费等。要从学校整体学科建设的高度,整合资源,统筹各学科基地(平台)的资源建设,科学调配,并促进资源共享。

      (2)必须着眼将来,未雨绸缪,制定合理的项目规划,积极争取各级研究基地、共建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大与企业联合建立有关基地(平台)的力度,这样,既可以获得较充足的建设经费,又可以提高学科的影响力,为学科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主办、承办或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取得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4)要完善学科基地(平台)的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平台)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科基地(平台)建设水平。

西安思源学院——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训练中心)揭牌

      Q:高校学科建设正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当下的学科建设当以科研任务带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那么在这方面,学校下一步如何开展?

      A: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做好科研工作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科研工作已经成为我校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广大教职工积极承担各类科研任务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尤其是学校成功召开了2021年科研工作会议,吹响了万众一心向科研进军的号角。学校相继出台了《西安思源学院科研工作考核计分办法(试行)》、《西安思源学院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及科研绩效工资管理办法(试行)》和《西安思源学院专任教师科研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了教师勇于承担科研任务、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信心,充分调动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新时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下一步学校主要从两个方面扩大科研规模、提高科研水平。

      (1)在学科发展中,应把科研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上,积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和产教融合,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主动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对接,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教研联盟,大力开展横向合作研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2)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学校要把教学研究作为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面向自身建设,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为重要抓手,聚焦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承担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展改革研究和实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文:巨永锋    图:梁磊(部分来源于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