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快速通道 |
|
|
|
|
|
|
毕业在左 情怀在右 |
作者:03新闻班/罗成 〖2005-05-24〗 |
有一种情怀叫离别,有一种离别叫毕业。
前段时间,自己只要一下班,就迫不急待地往学校赶,为的也只是看看学校和那些熟悉的面孔。以前,一直渴望毕业,摆脱学生时代的束缚,踏入社会,去追求"海阔凭鱼跃,天高凭鸟飞"的生活。时过境迁,毕业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已没有了当初的那份急切和激动的心情,代替的是一份眷恋与难忘。感叹岁月之快,一切似乎昨日情景,历历在目,而今日却面临着离别的苦楚。追溯远去的日子,欲寻求生命的色彩,以装饰内心的脆弱和伤感,发现自己的大学生活竟如一潭平静的湖水。
走在菁菁校园里,望着师弟、师妹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听着他们唱出的愉快轻松的歌声,心里真的很羡慕他们的朝气与活力。不一样的环境,不同的感受。记得自己身处那个时间段里,一味地欣赏与追求师兄、师姐们的老成与稳重,忽略了自己所应得的人生体验。人生需要经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如果刻意去改变或追求的话,自己必然不能快乐地生活起来。现在想想,觉得自己那时是多么好笑和幼稚。
即将毕业,该卖的卖了,该送的送了,该扔的扔了,留下只有几本书和几件破旧的衣服,尤其是那件脏烂不堪的校服充斥着三年前伴我而来的箱子。本以为可以轻松洒脱地离开,陡然间滋生一种千不愿万不愿的感觉,多么想再一次深深地、细细地品味一下大学生活。上个学期,一个同学困惑地问我:“以前你喜欢逃课,现在怎么不逃了?”我无语凝咽,因为它就像一些没有理由而又愿意做的事情。
即将毕业,总想阻止毕业脚步的来临,纵使不能,也意图留住一点什么,用心去真真实实地感受一番。于是,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平静,少了几许功利,多了几许超越。曾好几次,走进大学生活动中心,伫立在《思源》期刊编辑部门外,再次感受当初同仁为了一个栏目而争论不休、面红耳赤;走进久违的学术报告厅,聆听学者的讲座,再次感受智慧的沐浴;走进陌生的图书馆,再次呼吸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徜徉知识的海洋;走进吵闹的食堂,再次品味大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走进大型活动和会议现场,再次手拿采访本和笔,找回当初“校园记者”时的激情;走进尘土飞扬的足球场,甘愿再做一回当初被抬出场地的那个伤员;走进古朴的白鹿原,再次感受多少思源学子在此留下的豪志壮言;走进西楼105那间小小的教室,仿佛还能倾听到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走进空荡的宿舍,仿佛还能看到宿友们在一起时的谈笑风生;走进月光下的田径场,仿佛还能找回散步时的浪漫情怀;走进幽静的花园小径,仿佛还能看到我和她在一起时的欢声笑语。可是,可是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一切都逝去了。
世间有一些事物,当我们拥有时,不知道它的珍贵,一旦失去时,才知道它的价值。其实,我是一个生活在性情中的人,三年的大学生活,我错过了许多,现在不想用《大话西游》中的那句佳言套用此时的感想,以此希望获得新生,这是不可能的。人生选择是没有回头路的。既然不能重来,那么只有好好的珍惜现在,把握好未来。
带走不了的就让她留下,即便是成为一种记忆,也心甘情愿,就像唱片一样,永久地保存。
自己一直非常钟爱罗大佑的歌,不光是他那温柔有力的嗓音,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歌声中,写着和我们一样的青春年华,表达着和我们一样的心情故事。不信你听: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那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
|